全军出击租号

时间:2020-05-21 15:00:02 作者:租号谷

青岛历史简介

http://www.qingdaochina.org/culture/cul.

http://www.51766.com/img/lswhbwg/htm

青岛历史大事

田单破燕

【田单破燕】战国时期,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攻克齐国70余城,唯有莒和即墨久攻不下。当时的即墨城位于今青岛平度市古岘镇的大朱毛村一带,是与临淄齐名的齐国大邑。当率众守城的田单得知燕王以骑劫取代乐毅为将时,便进行反攻。田单下令将城中千余头牛集中起来,牛角上绑上尖刀,牛身上披五彩缯衣,牛尾上捆苇草并灌上油脂。夜间,在城墙上开几十处洞穴,将牛纵出,燃其尾部苇草,牛被烧痛,便疯狂向燕军营垒冲去,5000名壮士随后发起猛攻,城中老幼鼓噪助威,燕军溃败。田单乘势收复了齐国全部失地。?

秦始皇三登琅缳台

【秦始皇三登琅缳台】琅缳台在今青岛胶南市琅缳镇境内,秦始皇曾三次登临。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东巡郡县时首登琅缳,乐而忘返,留居3月,迁3万户于琅缳台下,亲自督工筑起了雄伟的琅缳台,立石颂德。次年(前218),秦始皇巡游胶东半岛归途中,再次登临琅缳台。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巡视东方时,第三次登上琅缳台。秦始皇前后三次登临琅缳台期间,还派遣徐福入海求仙药。?

田横岛五百义士殉节

【田横岛五百义士殉节】汉刘邦称帝后,齐王田横率500徒属退居今青岛即墨市田横镇东3?5公里海中岛上。汉王五年(前202),田横应诏赴洛阳,行至途中自刎而死,随行两门客亦死。消息传到海岛后,500壮士肝胆俱裂,于田横衣冠冢前哀唱《薤露歌》,歌罢集体挥刀自杀殉节。后人感其忠烈,遂收其遗骨合葬于岛顶,立庙祭祀,后世遂称此岛为"田横岛"。?

郑玄讲学不其山

【郑玄讲学不其山】东汉中平五年(188)冬十月,经学家郑玄(字康成)率门人到不其山(今青岛城阳区惜福镇铁骑山)避难,并在此处筑庐设帐授徒。明正德七年(1512),即墨知县高允中在郑康成授徒的书院村,重建"康成书院"。?

法显崂山登岸

【法显崂山登岸】东晋名僧法显去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求取佛经,历时13年。乘商船返国途中遇飓风,于东晋义熙八年(412)漂泊到崂山南岸登陆,被长广郡太守李嶷接至不其县城。法显居不其县城期间,翻译了不少佛经,对佛教在青岛地区的传播有一定影响。?

王伯恭聚众崂山

【王伯恭聚众崂山】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兖州人王伯恭在崂山聚众,反抗北魏南侵,自称齐王,与东莱镇将孔伯孙战,败死。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镇之南窑半岛,至今留有民间传闻之"王伯恭点将台"。?

重建即墨县

【重建即墨县】隋开皇十六年(596)重建即墨县,治所设于即墨城(今即墨市即墨镇)。战国时即墨为齐国大邑,秦代建即墨县,城址在今平度市古岘镇,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除。重建的即墨县除包括原即墨县之部分境域外,还兼有原壮武、不其、皋虞3县之地,今青岛市区皆包括在内。?

设板桥镇市舶司

【设板桥镇市舶司】唐武德六年(623),在今青岛胶州市区设板桥镇,海上贸易肇兴。宋元?三年(1088),又设密州板桥镇市舶司,管理内外航务和中外商人的海上贸易,抽取进出港口的贸易关税。为宋代北方唯一对外开放港口。?

宋金海战

【宋金海战】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率兵4路进攻南宋,其中一路为水军,由工部尚书苏保衡任水军都统制,益都尹完颜郑家奴为副都统制,率战船600余艘、军士7万余人,由胶西(今青岛胶州市)海港出发。驶出胶州湾后,主帅驻泊在灵山卫附近的唐岛,船队则绵延海上数里。南宋朝廷命李保为浙西路副总管,率仅有的100余艘战船,于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从江阴出发,北上迎战。十月,李保水师到达今日照市石臼所海上,与金兵相隔仅30里。李保力排众议,率舟出击,在今青岛胶南市鸭岛附近与金兵鏖战,金兵战船顿成火海而全军覆没。因鸭岛当时名为陈家岛,故又称"陈家岛海战"。?

丘处机三来崂山

【丘处机三来崂山】金明昌六年(1195)、泰和八年(1208)、大安元年(1209),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3次来崂山说法阐教和谈玄布道,对崂山道教的发展影响极大。嗣后,崂山道教进入鼎盛时期,被称为"全真道教天下第二丛林"。?

胶莱运河漕运

【胶莱运河漕运】元至元十七年(1280),莱州人姚演建议开凿胶莱运河,以缩短千里海程,利于南粮北运。至元十九年(1282)八月,在原胶河和胶莱北河的基础上开通了从胶州湾麻湾口到莱州湾海仓口的胶莱运河。至元二十一年(1284)通过这条运河运粮达3600万公斤,占该年江淮漕粮的60%。因大型粮船不能直接驶入运河,必须在塔埠头过驳中转,由是胶州湾内船舶云集,码头岸边仓廒棋布,是为胶州湾航运空前繁荣的一年。?

设卫所防御倭寇

【设卫所防御倭寇】明初,为防御倭寇入侵,沿海设有海防卫所。洪武五年(1372),在胶州境内设灵山卫,下辖夏河千户所、胶州千户所和灵山卫本所。洪武二十一年(1388),在即墨县境内设鳌山卫,下辖雄崖千户所和浮山千户所。为设立卫所,朝廷不仅派来驻军,还从云南、江淮迁来大批军户,实行屯垦,并从河南、山西向青岛地区移民,以巩固海防。?

青岛地区设海关

【青岛地区设海关】清同治四年(1865),东海关在今青岛地区的塔埠头、金家口、青岛口设立3个分关,并在灵山卫、女姑口、沧口、沙子口、登窑和薛家岛等海口设常关分卡或代办处,管理口岸和征收关税。?

清末胶澳设防

【清末胶澳设防】清末,胶州湾为无防地区。清光绪十七年(1891),北洋大臣李鸿章偕山东巡抚张曜由威海抵胶州湾巡视,返京后,于是年6月11日上奏朝廷,提出胶澳(今青岛)设防之建议。6月14日,清政府颁布谕旨,议决在胶澳设防,并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于翌年率4营清兵移驻青岛。?

德国侵占青岛

【德国侵占青岛】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11月1日,德国政府以山东省发生的"巨野教案"为借口,派舰队进入胶州湾,11月14日晨,德国海军陆战队官兵720人在青岛登陆,守将章高元避战自撤。清政府屈辱求和,11月30日又命章高元率部移驻烟台。1898年3月6日,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又名《胶澳租界条约》),租期99年,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和开采沿线矿产。?

青岛的铁路、港口建设

【青岛的铁路、港口建设】德国侵占青岛后,为了掠夺中国资源和扩大势力范围,不惜巨资建港筑路。胶济铁路始建于1899年9月,于1904年6月全线通车。港口建设始于1898年4月,1901年青岛小港工程竣工,1904年3月青岛大港一号码头北岸的5个泊位建成并对外开放。随之,二号码头、三号码头(即今之五号码头)和中央栈桥至1906年又次第竣工。1908年建成作为石油码头的四号码头。至此,青岛大港形成规模。?

辛亥革命即墨起义

【辛亥革命即墨起义】1912年1月,同盟会会员周敦恂、陈献堂、隋子孚、宋兆麟等20余人,在即墨成立"保安会",筹办军火,集聚力量,准备响应辛亥革命。1月27日晚,即墨县革命党军100余人占领县署,拘禁清朝知县,成立了临时民政署。后来,遭清军镇压,起义失败,死难者17人。?

孙中山莅临青岛

【孙中山莅临青岛】1912年9月,孙中山应袁世凯之邀,赴北京商讨国是,接受了统筹全国铁路事宜之大权,随后赴各地视察。1912年9月28日,孙中山由济南乘火车到青岛,下榻于青岛大饭店。在青岛期间,孙中山出席了广东会馆组织的欢迎大会,还到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发表了讲话,并游览了崂山。9月30日,孙中山乘船前往上海。?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无暇东顾青岛,给对青岛垂涎已久的日本以可乘之机。1914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对德国发出最后通牒,限于9月15日前将"胶澳租借地"无条件交给日本,德军对此置若罔闻。1914年8月23日,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封锁了胶州湾口的青岛海域。9月2日,日本第18师团的一个旅团在龙口登陆,长途奔袭青岛,并乘机占据了胶济铁路。9月18日,该师团的另一个旅团在崂山湾的仰口登陆。9月23日,参战的英军西库斯联队1200余人也从崂山湾登陆。至此,英、日联军完成了从陆地对青岛德军的包围。10月31日,日军向占据青岛的德军发起总攻,德军力寡不敌,于11月7日投降。1914年11月16日,日军进入青岛市区,自此青岛又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民为收回青岛曾进行持续不断的斗争,1922年2月4日,中日两国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又经5个月的交涉,于1922年12月1日签订了《山东悬案细目协定》,中国付出巨款,赎回了青岛主权和胶济铁路。1922年12月10日,中日双方在青岛举行了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收回青岛主权。?

中共青岛党组织建立

【中共青岛党组织建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后,出席会议的山东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回山东开展革命工作。1923年秋,邓恩铭来青岛建立中共党、团组织,在此期间,王尽美亦来青岛进行革命活动。邓恩铭以《胶澳日报》副刊编辑的身份为掩护,深入到工人和知识分子中间宣传马列主义,为中共青岛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23年11月,邓恩铭等已发展了11名团员,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岛支部,邓恩铭任书记。1924年夏,又在今四方区海岸路18号召开党员大会,成立了中共青岛组,邓恩铭任组长。1925年2月,中共青岛组改建为中共青岛支部。?

青岛惨案

【青岛惨案】1925年4月底,青岛发生了1?8万纱厂工人参加的大罢工,5月10日罢工胜利,各纱厂复工。这时,日本厂主不但不履行复工条件,反而勾结军警封闭工会,于是青岛各纱厂又举行了第二次联合大罢工。罢工发生后,日本政府一面派遣军舰开进胶州湾,准备登陆屠杀工人,一面强迫北洋政府出面镇压。1925年5月29日,山东督军张宗昌和胶澳督办温树德出动军警2000余人,包围3家日商纱厂和工人宿舍,对赤手空拳的工人进行血腥镇压,当场死8人,重伤17人,75人被捕,数百人被通缉,3000多名工人被遣送回原籍,此为震惊中外的"青岛惨案"。领导这次工人运动的中共青岛党组织负责人李慰农和支持工人运动的民主人士、青岛《公民报》主笔胡信之惨遭杀害。?

大刀会暴动

【大刀会暴动】自民国以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1927年农历七月,今青岛胶南市北部发生了大刀会暴动,遍布13个乡镇、400多个村庄,参加者数万人。会众手持大刀长矛,抗捐税、砸盐局、围攻乡公所、抗击官兵,声势浩大。胶南大刀会与诸城、日照各县大刀会汇合,攻打王台镇,其口号是:"打下王台进胶县,打下胶县进济南。"军阀张宗昌调集重兵,出动飞机、大炮、骑兵等围攻大刀会众,在残酷镇压下,该年农历十月大刀会星散解体。?

日资纱厂工人大罢工

【日资纱厂工人大罢工】1929年7月,青岛日资六大纱厂工人为反击日本厂主用停业手段迫害工人,举行了联合大罢工,其他工厂也随之相继罢工,在全市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罢工坚持了122天,个别工厂达134天。1936年11月,青岛各日资纱厂工人进行罢工和怠工斗争,12月2日,驻青岛的日本总领事馆决定日资9大纱厂全部停工,进行报复。12月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1000余人在青岛强行登陆,包围纱厂,断绝交通,逮捕工人,迫使国民党青岛市政府接受日本提出的7项无理要求,逼令工人复工。?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1938年1月10日,日本海军60余艘军舰和几十架飞机侵入青岛海域和领空,在军舰和飞机的掩护下,日军在市郊的山东头登陆。1月14日,日本华北方面军的国崎支队和海军第四舰队先后进入市区。国民党青岛市长兼第三舰队司令沈鸿烈未作任何抵抗之准备,在下令炸毁9个日资纱厂和港口重要设备、炸沉部分舰船后,提前于1937年12月27日率部逃离青岛。?

美军盘踞青岛

【美军盘踞青岛】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军乘机盘踞青岛。1945年10月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6师司令谢勃尔少将偕高级幕僚由前海栈桥登陆,10月11、12日,该师2个团和7个直属营共2?7万人相继在青岛码头登陆。嗣后,美军蜂拥而来,并出动大批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至青岛。1946年5月13日,美国海军第7舰队抵达青岛。1946年11月,美国政府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青岛海军基地秘密协定》,把青岛变成了美国在远东的主要海军基地之一。美军盘踞青岛期间,不断进行军事演习,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并横行市区,肆意残害中国人民。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解放青岛的青即战役,美军迫于形势,撤离青岛。?

青岛市人民政府成立

【青岛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6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青岛。青岛市人民政府同日成立,市长马保三。

关于李世民的传说

唐太宗 李世民 (599-649)

中华帝国千古一帝,为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渊之次子。出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四岁时曾有相面先生预言说,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因以为名。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应募勤王,崭露头角。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被任为太原留守,李世民随从来到晋阳(今山西太原)。

这时隋政已衰,天下大乱,李世民便广交英雄豪杰,积极招兵买马,准备举兵反隋,夺取天下。他的密友、晋阳县令刘文静因受瓦岗军首领李密株连,被捕入狱。

李世民以探视为名,与他在狱中拟定了召募兵士、西入关中、创立帝业的起兵计划,并通过隋晋阳宫副监裴寂将这个计划转告给了李渊。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后,李世民与其兄李建成分统左、右两军,并肩作战,于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以功被拜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进封秦王。李世民实为唐王朝之开国皇帝。 武德元年(618)三月,盘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薛仁杲父子率部进犯关中,李世民奉命率兵征讨。将其击败。薛仁杲投降后被处死。

武德二年(619)十月,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人刘武周叛乱,率众南下,相继打败了李元吉、裴寂等唐将,几乎占领河东全境,关中震动。唐高祖准备放弃河东,谨守潼关以西。李世民主动请缨,并率兵三万,东渡黄河,一举击败了刘武周的精锐部队宋金刚部,并收降了骁将尉迟敬德和寻相等。接着,李世民又麾军北进,终于在武德三年(620)四月歼灭了刘武周,收复了河东全境。

同年七月,李世民率兵挺进中原,势如破竹,相继收复了河南的多数郡县,将隋朝的残余势力王世充围困在洛阳孤城之中。接着,又果断地采取围城打援的作战策略,生擒了窦建德,迫降了王世充,相继平定了隋末以来两个势力最强的领袖。

李世民在平定末民变领袖时,表现他出众的才能,使高祖就帝位继承人的问题大伤脑筋。同时,在战争的过程中,李世民得到了一班能征善战、谋略过人的部下,如敬迟敬德、李靖、房玄龄等,这样大大加强了秦王与太子李建成争夺帝位的能力,终使两人的帝位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率秦府幕僚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在宫城的北面玄武门内,一举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这就是「玄武门之变」。两天以后,唐高祖下诏将李世民立为太子。八月,唐高祖禅位而为太上皇,李世民登上帝位,是为唐太宗。第二年年初,唐太宗改元贞观。

就在玄武门之变后,突厥「颉利可汗」乘唐朝内乱,大举入侵。太宗遣尉迟敬德出战,大败突厥。未几,颉利又再入侵,到达渭水便桥,并遣使臣到长安示威。太宗于是亲率六骑到渭水,与颉利隔河相会,数颉利背弃盟约,这时唐朝大军亦陆续到达。颉利见唐军军容鼎盛,以为无隙可乘,于是于太宗议和,随即北归,此即为「便桥会盟」。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在论功行赏时,将谋士房玄龄、杜如晦的功劳列为第一,并任为宰相,执掌朝政,引起了他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和骁将尉迟敬德的不满。他们自恃战功显赫,资深位高,口出怨言,扰乱庆功秩序,甚至还挥拳打伤前来劝解的任城王李道宗的眼睛。于是,诸将争功,大吵大闹。对此,唐太宗声色俱厉地对李神通说:「叔父虽在义旗初起之时,有首倡之功,但后来却在同窦建德和刘黑闼的两次作战中,一次全军覆没,一次望风逃窜。玄龄、如晦运筹帷幄,安定社稷,论功行赏,理当第一。你虽是我的叔父,国家贵戚,但却决不能以私恩滥与功勋之臣同赏!」接着,他又对尉迟敬德说:「我以前在读《汉书》时,看到汉高祖时的有功将领很少有保全性命的,常对高祖心怀不满,因而想引以为鉴,有意保护功臣,不使其子孙断绝。但你却经常居功自傲,触犯法律。我今天才明白汉初大将韩信和彭越等人的受戮被杀,家破人亡,并非是汉高祖的过失。国家大事,只有赏罚两种。非分之恩,不可兼行,你要自珍自爱,免得将来后悔。」李神通和敬德听了这番警告以后,当即表示悔过自新,这场争功风波很快便得到平息。接着,唐太宗又将原太子李建成的属官王珪和魏征等人,赦而不罪,委以重任,让其参掌朝政。

不久,宰相封德彝鉴于有些折冲府的兵源不足,便向唐太宗建议将不到参军年龄的中男(唐初十六岁为中)体格健壮者简点入军。唐太宗当即表示同意,并令中书省起草诏令,送门下省审议后,交尚书省执行。但当这一诏令送至门下省时,专门负责签名盖章的门下省官员给事中魏征却拒不签字,中间虽经多次交涉,均未成功。最后,封德彝只得向唐太宗作了如实汇报。太宗听罢大怒,立即派人召来魏征:声色俱厉地说:「简点健壮中男入军一事,是我已经同意的。这件事究竟与你有何干系,竟这样固执地不肯同意,我真不明白你这是甚么意思?」魏征郑重地回答道:「我听说竭泽而渔,并不是打不到鱼,但明年无鱼;焚林而猎,并不是捕不到兽,但明年无兽。如果将中男简点入军,那么这些人原来承担的租赋杂徭,将何取给?并且兵不在多,关键在于如何训练。如果训练得法,人百其勇,何必凑数?」接着,还一连列举了唐太宗即位以来失信于民的二三件事。最后,还严厉指出,如果常此以往,怎能取信于人!唐太宗听后,沉吟半晌,终于诚恳地说:「我没有深思熟虑,竟犯了这么大的过失。如果长此以往,还能求得天下大治吗?」遂立即下令停止简点中男,并给魏征赏赐了金瓮一口。

贞观四年(630)三月,唐将李靖、李绩大败突厥,俘其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朝的版图扩大到了今天的贝加尔湖以北,原属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其余投降唐朝的尚有十多万人。如何处理这十多万突厥降众,唐太宗召集朝臣商议。大多数朝臣认为: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严重边患,今天有幸将其灭亡,应该将他们全部迁到黄河以南的内地居住,打乱他们原来的部落组织和结构,分散杂居在各个州县,引导他们耕种纺织。这样,就可以使原来桀骜不驯的游牧民族变成易于制服的内地居民,使塞北之地永远空虚。亦有人提出,少数民族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向来如此。应该将他们驱赶到莽莽草原之上,不可留居内地,以绝心腹之患。只有中书令温彦博力排众议,主张将突厥降众迁居到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居住,保全他们的原有部落,顺从他们的生活习俗,这样既可以充实空虚之地,又可以加强北边的边防力量。最后,还针锋相对地指出:「天子对万事万物,应该像天覆地载一样,无有遗漏。今天突厥在穷困潦倒之时归降于我,能将他们拒之于外而不予接受吗?」唐太宗很赞成温彦博的建议,并补充说:「自古以来都是贵中华而贱夷狄,只有我对他们都是爱之如一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于是,他便在河套地区设立了定襄和云中两个都督府,统领突厥降众。对于愿意归附的各级酋长,都拜为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的少数族官员就有一百多人,几乎占到了全部朝臣的一半左右,相继迁入长安居住的有将近万家。唐太宗的这个政策,很快便得到了周边很多民族的拥护和爱戴,他们纷纷将唐太宗尊为「天可汗」(意思为「像天一样伟大的领袖」),敬若神明。

李世民的宗室,几代都有少数民族的血统,李世民的祖母独孤氏为鲜卑人,皇后长孙氏的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太子 - 后来的唐高宗李治就是长孙皇后所生,由于这一缘故,加上李世民的伟大胸襟,唐初并不过分歧视少数民族。

平定突厥之后,太宗继续经营西域,先后多次用兵。贞观八年(634),吐谷浑寇边,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击,次年吐谷浑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后为国人所杀,太宗另立吐谷浑国王。贞观十三年(639),太宗以高昌王曲文泰西域朝贡,遂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高昌王病死,其子智盛继位,投降唐朝。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贞观十五年(641)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西藏藏族的祖先)赞曾(即君长)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答应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松赞干布闻讯大喜,亲自从首都逻些(今西藏拉萨)来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礼接见李道宗。他看到中国的华丽服装和壮观的仪仗,十分羡慕。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贞观十七年(643)四月,太子李承干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在其吃饭之时,他便指着饭食对李治说:「耕种田地,春种秋获,都要经过辛勤劳动。只有爱惜民力,不夺农时,才能常有饭吃」;见其乘马,便说:「马能代人步行,节省体力,如果使用得当,不尽其力,才可以常有马骑」;见其乘舟,便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百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你将来就会成为君主,想想水与舟的关系,能不畏惧吗」;见其在树荫下乘凉休息,便说:「这棵树的躯干虽然弯曲,但经木匠的绳子量过以后,就可以锯成笔直的木板。作君主的虽然无道,但只要善于接受谏言,就可以成为圣明天子。」他并且还教训其它几个儿子说:「父亲疼爱儿子,这是人之常情,不用教导,人人自知。作儿子的能够忠孝两全,这是最好不过的。如果不听教诲,不遵礼法,必然招致杀身之祸,父亲虽然疼爱,也是无可奈何的。以前汉武帝死后,汉昭帝继位,燕王刘旦骄横跋扈,狂妄不服,霍光只下了一道诏书,就身死国除。作臣子的要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小心谨慎,千万不要学刘旦的样子。」据说,从此以后,这些龙子龙孙们都奉公守法,很少有人胡作非为。

贞观十九年(645)二月,唐太宗以高丽执政泉盖苏文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丽。但东渡辽水以后,由于遭到高丽的顽强抵抗,唐军在安巿城(今辽宁海城南营城子)久攻不克,加之气候转冷,草枯水冻,粮草不继,兵马难以久留,只得下诏班师。

太宗在位期间,除政治、军事方面有卓越成就外,在社会、文教方面都有更张。在社会方面,太宗鉴于士族仍然垄断高官之途,为了平抑门第、为国家提供更多人才,太宗一方面命高士廉选《士族志》,以「立功、立德、立言」为标准,重新评估士族,无功德者一律除名;另一方面,承袭隋代的科举制度,以延揽人才。

为了提供优良教育的环境,太宗建立了以国子监为首的京师学。包括在高祖时建立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太宗时建立的律学和书学,增建校舍,足以容纳二千名学生学习。又设弘文馆,专门供皇族及高级官员子弟入读,一时文教之风大盛,四夷君长都遣子弟来长安学习。

同时,太宗又注重编修书籍和历史。他命令搜求民间死去学者的遗书。隋末,在洛阳的隋代藏书在运住长安途中都于黄河,势余的只有一万四千部,约九万卷,但到太宗成立弘文馆,其中就藏书二十多万卷;太宗又认为南北朝时期经学分为南北两学,经学纷云,于是孔颖达加以整理,颁为《五经定本》,是为《五经正义》的稿本,成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基本。史学方面,太宗立国史馆,编选南北朝及隋朝历史,一方面以示唐室正统,另一方面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谆谆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极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病死在翠微宫含风殿。同年八月,葬于昭陵(在今陕西礼泉东北)。

唐太宗能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开创「贞观之治」。是中国人千年称颂的好皇帝。

春秋战国时期英雄人物及事迹

战国四大名将

<李牧>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

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约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一位富有韬略的边将。他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为军费。

他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他注意提高战斗能力,每天教练士卒骑射;他有严格的防守措施,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

他和军民约定:一旦匈奴入侵,未得出击号令,一律速将人马物质全部退入堡垒固守,不得轻易出击。

这样坚持数年,军队无任何伤亡损失,形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而素质极高的边防军。

但匈奴却以为李牧胆怯,军卒中亦有人觉得自己的将领胆怯,为此常有议论。

赵王闻听传言,便责备李收。

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赵王,召他回朝,另派别将取代他。

新将领守边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带兵出战。

出战多数失利,损失伤亡很重,边民不能进行正常的耕种和畜牧。

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守,李牧谢绝,坚称有病,闭门不出。

赵王再三勉犟,

李牧才说:“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应允,于是李牧再度到了边地。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数年一无所得。但匈奴终究还是认为李牧胆怯,边地军卒得到丰厚的供养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请求一战。

于是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勇士五万人,射手10万人,加紧演习战术。同时放纵边民畜牧,使民众布满原野,诱使匈奴入侵。

匈奴小股人马侵入时,赵军假装败走,并抛下数千民众给敌人。

匈奴单于贪得民众财物,便率大军入侵,李牧常设奇阵,

用两侧包抄,痛击敌人,大破匈奴10馀万骑。

接连又灭掉褴,攻破东胡,降服林胡,单于落荒而逃,

以后10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

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

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支持在内。

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孝成王二十年(前 246年)以后。

这一年,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

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

两年后,悼襄王继位。

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均出走他国,李牧成为朝中重臣。

悼襄王二年(前 243年)他带兵攻取了燕的武遂(今河北徐水县西)、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

此时,泰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国屈服之后,

把主要兵力对向赵国。

赵王迁二年(前 234年),秦大将桓(齿奇)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临漳县西)、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杀赵将扈辄,斩首10万。

三年(前 233年),又带重兵攻打赵国。

赵派李牧为大将军,大破秦军于宜安(今河北高城县西南),桓(齿奇)兵败潜逃。

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万家购求桓(齿奇)(又称樊于期)之首。

可见此次大胜对秦打击沉重,而赵得到喘息之机。

因功大,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赵王迁四年(前 233年),秦再度出兵攻赵之番吾(今河北平山县),

李牧出击,秦军败逃,但赵的军力损失也很大。

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尾随秦军攻赵,

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

赵正迁七年(前 229年),秦国大将王翦大举攻赵国,

率上党兵卒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瑞和率河间兵卒进围赵都邯郸。

赵国派李牧、司马尚倾全军抵御,一直相持到第二年。

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

而更大的忧患还在朝中,昏聩的赵王迁,

对那个诬陷过廉颇的秦国间谍郭开宠信不疑。

秦国在战场上不能速胜,便又行反间故计,重金贿赂郭开,

使其诬告李牧、司马尚谋反。

赵王迁不作分析,马上派赵蓖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

李牧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

赵王、郭开便暗中窥探,乘其不备之时,加以捕获残杀,

并罢黜废免了司马尚。

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蓖,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

攻取邯郸,灭掉了赵国。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

他的无辜被害,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胡三省注《通鉴》时曾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

“赵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赞》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

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

批判赵王迁而迁怒其母,未必妥当,

但他的义愤填膺,与读者的心是相通的。这种义愤。

起着犟烈而深刻的教育作用,也是对爱国志士的慰藉。

<廉颇>

战国后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诸侯国,

都想要称雄天下,相互兼并的斗争十分激烈,战争的烽火燃遍了整个中国大地。

频繁的战争产生了众多的军事家,

赵国的廉颇就是活跃在当时军事舞台上的著名将领。

当时赵国的疆域包括现在的河北、河南、陜西、北东各一部分,

国都邯郸是历代的军事要地。

赵国的西邻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日趋强大,不断向东扩张势力。

使赵国面临着被秦国逐渐蚕食的威胁。赵国以廉颇为干城,使秦国难以东进。

他骁勇善战,名振天下,前后四十多年,为赵国的生存,建立了不朽的功业。

公元前三0六年,秦昭王即位。他在安定了国内的局势以后,

便不断派兵进攻赵国。

廉颇率领赵军奋力抵抗,打退了秦军的数次进攻,迫使秦王只好和赵国讲和。

公元二八五前年,秦昭王和赵惠文王约定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会谈,

秦国暂时停止了对赵国的进攻。

公元前二八三年,廉颇率领赵国军队打败了齐国,夺取了阳晋(今山东郓城县西)。

当年,他因战功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卿,主持赵国的军事。

从此,廉颇的声名也就传遍了各个诸侯国,使赵国保持了此较犟大的地位。

公元前二六五年,秦、赵双方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下)相峙。

这时,赵惠文王已死,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

赵国的国势已大不如前,廉颇统帅赵军,他针对秦犟赵弱的形势,

采取守势,筑垒坚守,不与秦军直接交锋。

秦军多次挑战,廉颇坚守不出,想以长期坚壁固守消耗、疲惫对方,

迫使秦军不战自退。

秦军屡屡求战不得,就千方百计地想要去掉廉颇。

他们散布谣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括。假如赵括担任大将,

秦国就非败不可了。」

赵王不知是计,轻信了谣言,埋怨廉颇坚守不战,

有失国威,改派赵括为将代替廉颇。

赵括虽然自幼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

他指挥军队和秦军交战,被打得落花流水。

赵括本人被杀,四十馀万赵国官兵被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大军。

这时,赵王后悔不迭,才重新起用廉颇统兵。

公元前二五一年,燕王听从丞相栗腹的意见,

以为长平一战,赵国国内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

大概有机可乘,就派兵进攻赵国。

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英勇奋战,大破燕军,杀死了燕车主将栗腹,

并乘胜进军,包围了燕国,燕国只好割地求和。

廉颇因功封为信平君,代理相国。

廉颇不但勇猛善战,而且顾大局,识整体,勇于改错,有着高尚的品德。

这更使他在战国后期的军事将领中出类拔萃,受到各国的尊重。

公元前二七九年,赵国的外交家蔺相如因为先后挫败了秦王的诡计,

维护了国家尊严,被拜为上卿,位居于廉颇之上。

起初廉颇自恃战功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但相如总是主动避让。

后来廉颇知道蔺相如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让秦国有机可乘,

才处处忍辱让步,于是感到十分惭愧,就解开上衣,

背负荆条,去蔺相如家请罪。

他见到兰相如即跪倒在地,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宽恕。

他们从此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

和共同扶助赵国、增犟国力的政治家、军事家。

这就是著名的「将相和」故事和「负荆请罪」典故的由来。

秦国得知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睦,很长一个时期内,对赵国就不敢再轻易侵犯。

廉颇到了晚年,因赵王听信奸言,被剥夺了兵权,只得客居异国,但仍然思念赵国,最后郁郁而死。

<白起>

白起,战国时秦国郿人。

善用兵,事秦昭王,屡帅军攻韩、魏、赵、楚诸国,

前后得七十馀城,以功封武安君。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二六○年),秦将王龁攻赵,

赵将廉颇坚守,秦不能克。

秦人行反间曰:「秦不畏廉颇,独畏赵括耳。」

赵王信之,使赵括代廉颇将。

秦王阴使白起为上将军攻赵,赵括出击。

秦军佯败而走,赵军出追。秦军坚守壁垒,赵军不得入。

白起命出奇兵二支:一支绝赵军粮道;一支绝赵壁间,分赵军为二。

赵军败,急筑壁坚守。

秦王闻之,尽发十五岁以上民兵至长平,重围赵军。

历四十六日,赵军粮尽,阴相杀食。

赵括欲突围出,分为四队,四五复之,终不得出。

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赵军败卒四十万降于白起。

白起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馀人归赵。赵人全国大惊。

秦相范雎惧白起功高难为之下,说秦王罢兵许赵和,由是白起与范雎有隙。

白起遂称病。秦使王陵攻赵邯郸,少利。

秦王欲使白起代王陵,白起以邯郸实未易攻辞。

秦军多亡失,秦王使范雎强劝之,白起终称病笃不起。

秦王怒,迁白起离咸阳,赐之剑令自刎。

白起叹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

良久曰:「我坑赵降卒,固当死。」遂自刎。

<王翦>

(?-220BC),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东乡人,秦国名将。

据说,周灵王太子宗敬,人称王家,因以为氏,王翦是宗敬的十四世孙

王翦自幼好兵,后来成为秦王的侍从。秦王政向他学习兵法,尊称为王将军。

十一年(236BC),亲政不久的秦王政,就以王翦为将军,

与桓齮、杨端和分路出兵,以救燕为名,进攻赵国,

夺取其漳水流域的阏与(今山西和顺)等九城。

三路大军又并并由王翦指挥,王翦对军队进行整编,

士卒及斗食以下的军官十抽其二,

以精兵对顽犟坚守的军事重镇邺(今河北临漳)发动进攻,仅十八天时间,

就攻得该城,为秦灭赵铺平了道路。

其后,秦军与赵将李牧反复争夺,李牧虽多次取胜,但其兵力损失严重,

国土也丧失颇多。

十七年(230BC),赵国大早,饥荒。

秦国乘机于次年派大兵伐赵,王翦率上郡兵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

赵将李牧、司马尚迎战,秦以反间计使赵杀李牧,

废司马尚,以赵葱、颜聚代之。

经过一年多的征战,王翦大破赵军,

杀赵葱,败颜聚,克邯郸,俘赵王迁。秦设邯郸郡。

赵王迁的异母弟公子嘉率其宗族数百人逃到代(今河北蔚县东北),

自立为代王。

二十年(227BC),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

事败,秦王派王翦、辛胜率兵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军。

次年,取蓟城,燕王喜逃至辽东。

秦将李信率兵紧追不舍,太子丹逃至衍水,燕王不得不杀太子丹献秦。

王翦之子王贲此时也成为将军,带兵于二十二年(225BC)灭魏。

国攻灭三晋,夺燕都,并一再打败楚军,秦王政决定乘胜一举攻灭楚国。

他问李信:「我想攻取楚国,你看需要多少军队?」

李信回答:「有二十万就足够了。」

秦王政又问王翦,

王翦说:「非六十万不可。」

秦王政说:「王将军真是老了,怎么这样胆怯!」

于是以李信为主将、蒙恬为裨将,率领二十万军队伐楚。

王翦见自己的意见不为秦王所用,就以生病为由,告老还乡。

秦军兵分两路,李信军攻平舆(今河南平舆北),

破鄢郢(今安徽寿春),蒙恬军攻寝(今安徽临泉),

连败楚军,两军会师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

楚军在老将项燕指挥下,尾追李信军三天三夜不停顿,

终于攻破其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败走。

消息传到咸阳,秦王政大怒,亲自赶到频阳,

向王翦道歉说:「寡人不听将军之计,果然兵败。

现在楚军日益西进,将军虽然有病,能忍心丢下寡人不管吗?」

王翦说:「臣年老糊涂,大王还是另择良将吧!」

秦王政说:「算了,将军不必再说。」

王翦说:「大王一定要用臣,非要六十万兵不可。」秦王政应允。

二十三年(224BC),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出咸阳,秦王政亲自到灞桥饯行。酒酣之际,王翦请求朝廷赐给他很多的良田美宅园池,

秦王政不解地问:「将军出征,还担心贫穷干什么?」

王翦说:「在大王手下为将,有多大战功他不予封侯,

所以,在大王正信用臣时,请赐这些作为儿孙的产业。」

秦王政大笑。

王翦出关之前还五次派使者向秦王要求赐给良田。

手下的将领们都困惑不解,王翦这才吐露心迹,

说:「大王骄矜,而不相信人。

如今将全国的甲兵都交给我指挥,

我如果不多多地要求田宅让他认为我胸无大志,岂不是让他怀疑我吗?」

王翦领兵至大梁以后,转而南下,拔楚旧都陈,

西越颍水,进抵平舆。

楚人出动全部军队由项燕率领前来迎战。

王翦命令部队构筑坚固的垒壁防守,不与楚军交战。

楚军多次挑战无效,只得向东撤退。

王翦立即以壮士为先锋,出动追击,

大破楚师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南。

项燕立昌文君为楚王,反秦于淮南。王翦、蒙武率兵继续攻楚,

于二十四年(223BC)破楚军,攻入寿春,

掳楚王负刍,昌文君死,项燕自杀,楚亡。

秦在楚地设楚、九江、长沙三郡。

王翦军乘胜南征百越之君,平定江南,设会稽郡。

二十五年(222BC),王贲率大军攻取辽东,掳燕王喜,燕亡。

贲回军攻代,掳代王嘉,赵亡。

二十六年(221BC)王贲、蒙恬率兵自燕南攻齐,突袭临淄,齐人不敢反抗,齐王建降,齐国亡。至此,秦兼并天下。

李牧简介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约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一位富有韬略的边将。他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为军费。他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他注意提高战斗能力,每天教练士卒骑射;他有严格的防守措施,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他和军民约定:一旦匈奴人侵,未得出击号令,一律速将人马物质全部退入堡垒固守,不得轻易出击。这样坚持数年,军队无任何伤亡损失,形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而素质极高的边防军。

但匈奴却以为李牧胆怯,军卒中亦有人觉得自己的将领胆怯,为此常有议论。赵王闻听传言,便责备李收。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赵王,召他回朝,另派别将取代他。

新将领守边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带兵出战。出战多数失利,损失伤亡很重,边民不能进行正常的耕种和畜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守,李牧谢绝,坚称有病,闭门不出。赵王再三勉强,李牧才说:“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应允,于是李牧再度到了边地。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数年一无所得。但匈奴终究还是认为李牧胆怯,边地军卒得到丰厚的供养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请求一战。于是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勇士五万人,射手10万人,加紧演习战术。同时放纵边民畜牧,使民众布满原野,诱使匈奴人侵。

匈奴小股人马侵入时,赵军假装败走,并抛下数千民众给敌人。匈奴单于贪得民众财物,便率大军入侵,李牧常设奇阵,用两侧包抄,痛击敌人,大破匈奴10余万骑。接连又灭掉(衤詹)褴,攻破东胡,降服林胡,单于落荒而逃,以后10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支持在内。

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孝成王二十年(前 246年)以后。这一年,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两年后,悼襄王继位。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均出走他国,李牧成为朝中重臣。悼襄王二年(前 243年)他带兵攻取了燕的武遂(今河北徐水县西)、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此时,泰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国屈服之后,把主要兵力对向赵国。赵王迁二年(前 234年),秦大将桓(齿奇)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临漳县西)、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杀赵将扈辄,斩首10万。三年(前 233年),又带重兵攻打赵国。赵派李牧为大将军,大破秦军于宜安(今河北高城县西南),桓(齿奇)兵败潜逃。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万家购求桓(齿奇)(又称樊于期)之首。可见此次大胜对秦打击沉重,而赵得到喘息之机。因功大,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赵王迁四年(前 233年),秦再度出兵攻赵之番吾(今河北平山县),李牧出击,秦军败逃,但赵的军力损失也很大。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尾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

赵正迁七年(前 229年),秦国大将王翦大举攻赵国,率上党兵卒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瑞和率河间兵卒进围赵都邯郸。赵国派李牧、司马尚倾全军抵御,一直相持到第二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而更大的忧患还在朝中,昏聩的赵王迁,对那个诬陷过廉颇的秦国间谍郭开宠信不疑。秦国在战场上不能速胜,便又行反间故计,重金贿赂郭开,使其诬告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迁不作分析,马上派赵蓖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李牧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赵王、郭开便暗中窥探,乘其不备之时,加以捕获残杀,并罢黜废免了司马尚。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蓖,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攻取邯郸,灭掉了赵国。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无辜被害,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胡三省注《通鉴》时曾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赵之所恃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赞》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批判赵王迁而迁怒其母,未必妥当,但他的义愤填膺,与读者的心是相通的。这种义愤。起着强烈而深刻的教育作用,也是对爱国志士的慰藉。

有关民族大团结的故事

1 满,蒙,汉,达斡尔,各民族共同抵抗沙俄入侵

沙皇俄国原本是一个欧洲国家,同中国并不接壤,中俄之间还隔着三个封建汗国。从16世纪80年代起,沙俄军队越过乌拉尔山,向东侵入辽阔的西伯利亚,在不到60年的时间里,占领整个西伯利亚。清军入关时,沙俄乘机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尼布楚和雅克萨,在这两地修筑城堡,作为向黑龙江中游实行殖民扩张的据点。

盘踞在尼布楚和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经常四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例如,1649年3月,沙俄侵略军头目哈巴罗夫带兵从雅克萨城沿江东下,来到一座达斡尔族人的城寨。他们向当地居民宣布:必须向沙皇交纳“毛皮贡赋”。达斡尔族人头目桂古达尔严正地回答:“我们向中国顺治皇帝进贡,哪有给你们的贡品?”野蛮的沙俄军队进攻城寨,达斡尔人万箭齐发,迫使敌人无法靠近。后来,敌人用火炮轰开一个豁口,冲进城寨。达斡尔族人宁死不屈,用梭标抗击敌人的枪炮。沙俄军队血洗城寨,达斡尔族人有661人被杀害,有361人被俘虏,幸免于难者只有15人。米登多尔夫在《西伯利亚旅行记》上曾说:沙俄军队头目嗾使士兵在黑龙江流域“烧烤孩子”吃人肉。这种灭绝人性的暴行,激起当地各族人民的愤怒,他们称沙俄侵略者为“罗刹”,意思是“妖魔”。

清朝政府一再要求沙俄侵略者撤出中国领土,沙俄政府置若罔闻,并且不断向雅克萨增兵遣将,加紧武力扩张。为了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受侵犯,康熙皇帝平定“三藩叛乱”之后,于1682年春出巡东北,视察防务,又从福建调来战斗力极强的藤牌军,决心组织自卫反击战。

1685年春,康熙皇帝命令都统彭春、副都统郎淡率红衣炮队和数百名藤牌军急驰赴瑷珲,与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会师,然后,由水陆并进,直抵雅克萨城。

六月二十三日,彭春所率部队到达雅克萨城下。彭春将一封用满、俄和波兰文字写成的招降书,交给战俘,送进雅克萨城。招降书痛陈侵略者的累累罪行。警告他们:“欲相安无事,可速回雅库,于彼为界,……倘执迷不悟,仍然拒命,大兵必破雅克萨城,除尔众矣”(《十朝东华录》康熙三十五年)。沙俄侵略军自以为城防固若金汤,对彭春的警告不理不睬。

六月二十五日,清军“列营夹攻,复移红衣炮于前,积薪城下,示将禁焉”(《清史稿·彭春传》)。不一会,彭春一声令下,但见炮声隆隆,震天动地,顿时火光冲天,俄侵略军在强大攻势的压力下,龟缩在城内,丧失还击的能力,处于被动挨打的窘境。与此同时,清军战舰密布城外的江面上,截断敌人的退路。经过激战、沙俄侵略军伤亡惨重。沙俄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走投无路,只好遣使赴清军大营乞降。彭春对敌人采取宽大政策,将愿意回家的敌兵六百余人放回尼布楚,受伤者妥善安排治疗调养。托尔布津羞怯交加,发誓不再到雅克萨侵扰。清军收复被沙俄侵略者霸占二十余年的雅克萨城。

然而,托尔布津退回尼布楚后,遇上大批沙俄增援部队。他庆幸绝路逢生,把自己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1685年八月,托尔布津率领增援部队,卷土重来。第二年正月,托尔布津再次侵占雅克萨,并在城里重筑炮台,再建军械库和防御工事,企图长久盘踞雅克萨城。

1686年二月,康熙皇帝命令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准备充足,率军再次驱除沙俄侵略军。七月,萨布素率清军进抵雅克萨城下,并在城外“掘长堑,立土垒”,围困敌人。在围困期间,清军不断用重炮猛轰城内敌营,托尔布津中炮身亡。自1686年七月至1687年春,沙俄侵略军被围困在雅克萨城内达半年之久。为了躲清军的炮火,敌人只得钻进地穴。地穴阴暗潮湿,缺水断粮,疾病流行,大多数人丧失了战斗力。八百多人的一支部队,最后只剩下66人,只好投降。中国取得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彻底胜利。

雅克萨之战的败讯传到莫斯科,沙俄摄政王索菲亚公主(彼得一世之姐),被迫派专使赴北京,向清政府递交国书,请求停战。“乞撤雅克萨之围”,表示愿意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清朝政府答应了俄国的要求。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谈判。经过平等协商,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 满汉军民共同抗英

海龄

海龄(?——1842年),是鸦片战争时期,守卫镇江,英勇抗英著名将领。郭洛罗氏,满洲镶白旗人。原为山海关驻防骁骑校,后任直隶张家口协守备。嘉庆十八年(1813年)八月,李文成领导天理教在河南滑县发动起义,建立农民政权,直隶长垣、东明,山东曹县、定陶、菏泽、金乡等地,纷起响应。九月,海龄随同直隶总督温承惠前往河南镇压李文成,因“屡著战功”,此后擢升都司、游击、参将、副将、总兵。道光十五年(1835年)遭琦善奏劾,降为二等侍卫,充任古城领队大臣。道光二十年(1840年)八月,授西安右翼副都统,九月调任江宁副都统。

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英军侵占定海,沿海北上白河,威胁京师,于是“天下纷纷议海防”,内河长江亦戒严。十二月,道光帝调海龄为京口副都统,并谕其“饬副将巡圌山,操炮练兵,以防京口门户。”①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一月,海龄抵镇江赴任后,认真操炮练兵,积极从事京口备防。他从当地满营一千一百八十五名官兵中,挑选八百名,加以操练,逐一指授临阵机宜,训练三个月,官兵皆知踊跃奋励。并且,亲到圌山,督率水师官兵,演放炮位,令其在沿海要隘,时常稽查英军汉奸,还在象山东码头隘口,安设大炮四位,逐日演放,藉资熟练,以壮声威。当时,他奏请“将沿江通商码头,暂时封闭”②,受到裕谦抵制,指出其“封港之议,徒有碍于安分商渔,而于杜绝接济英船等弊,仍未得其要领。”③

同年八月,定海再次被英军侵占,镇海、宁波相继失守,两江总督裕谦殉国。九月,海龄亲率左右翼沿焦山而下,查看大江形势,他认为焦山一带只有旗兵一千六百人,不敷守御。便立即请求给所属营兵预支半年钱米,“卒颇感之”④。并奏请添兵,增强设防。道光帝诏谕两江总督牛鉴体察情形调派,毋误事机,但牛鉴却“以无庸驳覆”。⑤海龄不顾其阻挠,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一再奏请招募水勇在鹅鼻咀、圌山要隘,雇船只,扎木排,拦江堵截,以期“水陆交严”⑥;并檄调四百名骁勇闻名的青州兵,屯驻京口南岸东码头,坚守炮台,以截陆路;同时还令京口副将孝顺武、参将陈庆祥、游击李澄,塞断江口小港,以阻止英军前进。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月初,吴淞失守,英军进入长江,江南各口防务瘫痪,“贼(夷)至官逃,舟临兵溃”。英军由圌山进逼镇江,牛鉴、齐慎驻兵丹阳,互为瞻顾,不图固守。六月五日英军至鹅鼻咀,次日牛鉴带兵一万余人到镇江,即命道府延请富户劝捐十二万金“迎犒夷师”。住了一夜,便匆匆逃往江宁。海龄坚决反对牛鉴犒师妥协,竭力主张守城抵抗,“不与一议和事”⑦“独谓宜力战”⑧,并贴出告示,申明英军如敢侵入,“本副都统立即提兵出击”⑨。

海龄采取闭城固守策略,保卫镇江。在英舰抵金山之前,就开始作防御准备,禁止运河通航,强令城内居民迁徒内地,从四乡收集家禽、生猪和各种食物,供给城市守军和城郊军营,并将旗营官兵和青州兵调入城内,添布四门,并添设枪炮,昼夜严加防守。闭城后,海龄做了一定的肃奸工作,但因严厉阻止难民迁徒出城,并持民族偏见,肆意扩大索奸,造成满城乱捉乱杀,一度引起恐怖和混乱。

六月十二日,英军登岸攻城。当时,英军集中一万二千人,其中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的九千人,具有所谓“高度的作战效能”,而且,大部分士兵有毛瑟枪装备,又配备炮队,其他各类军用物资,也应有尽有;而海龄守城,只有旗兵二千四百人,其中当地旗兵一千二百人,青州兵四百人,武器仍是古老的刀、矛和抬枪。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敌人显然占有极大的优势。

海龄发扬中华民族英雄气概,无惧敌人优势兵力,领导军民保卫镇江,坚决抵抗外国侵略势力。他“亲冒 矢石”“点兵上城”,并“令城中居民置水瓮砖石”⑩,准备与侵略军进行巷战拼搏。守军炮兵勇猛发炮,轰击登岸英军。侵略者说:“中国军队发来的炮火,曾对我方前进的船只,给以致命的打击。仅在十分钟左右的战斗过程中,我方十六名海员和八名炮兵都受了伤。”⑾当时,城外各地则由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元孝带兵防守。为了扭转围困局面,海龄曾一度派兵出城出击。但在出击失利后,便一味闭城自守,而且,对发动组织居民、乡民助守也很不力。当齐慎、刘元孝败退之后,英军便于十四日全力攻城。海龄决心死守镇江,与城共存亡。他亲驻北门城楼,相机调度,并令协领武忠阿带领青州兵,驰赴接应。

对海龄指挥坚守北门的战斗情景,当时一位目睹者是这样记载的:

“时余兄弟各持糗粮为走计,……望见北门城下枪炮火箭互相喷薄,白烟竞射,浓雾旋蒸,想其下积尸如麻矣。窃幸我兵犹在上风,冀其或胜,但不知此是何兵,乃敢与之相抗如此,后询之土人,则青州兵也。……俄而枪炮顿息,北门敌楼火发,……其上则郁为青烟不散,洵所谓遥望层城,丹楼如霞矣。……楼火未半,迤东一带,堞间火箭又起,城上兵犹与之交射,良久则东城楼畔,火箭丛集矣。环顾城头,不见一兵。惟夷人攻击处,有兵数十伏堞间耳。时登山而望者,数十百人,……余知城必不守,急令人唤余弟出走,……至一山头坐石上,回望城中,东城堞间守兵,犹发鸟铳火箭,知城犹未破也。”⑿

当时的侵略者也说:其登城部队“利用云梯登上了城墙。这支部队沿着城垒分布开来,声势浩大,……满军仍然一点不怕。同时,城外我军炮兵及步兵的炮火,不断对着城门实施射击,满军亦丝毫不见动摇。在一个相当时间以内,满军继续勇敢地坚守在城楼上防守的地点,并守住城墙上每个城垛,从而保卫着通向城楼的通路。就是这样,敌军乃使我军蒙受若干损失,他们并以极端坚决的态度,在我军暴雨般的枪弹向其进攻之下,守住通向防御工事的旁门。”⒀

在保卫镇江的激烈战斗中,骁勇善战的青州兵,非常英勇顽强,被称为全军的“军锋”。当时人记载:“夷人登城,是取书院所贮修城长梯十数张,蚁附而上,时城中以青州兵为军锋,奋勇向前,枪炮竞发,夷人堕梯者纷纷,乃略无退阻,攀堞者愈众,旗兵怖而走,青州兵众寡不敌,死者十七、八,城遂破也。”⒁在城内短兵相接,青州兵与侵略者拚搏尤其顽强,英军攻打北门,受到青州兵沉重打击,后来,侵略军窜至南门,数十青州兵主动配合当地旗兵,与侵略者进行极为激烈的巷战。整个巷战中,青州兵狠狠打击了敌人,但自己也付出高昂代价。当时人说:“青州兵巷战,杀贼(侵略军)数百,被杀者亦二百余人。”⒂

当英军用炸药炸开西城门后,第十八团和四十九团沿着西门城垒,进攻城区。海龄亲自带领旗兵前往堵击,战斗非常激烈,他身受重伤,仍坚持战斗。后来,旗兵撤退到旗营。在战斗的危急关头,海龄在旗营大声疾呼地作战地动员演说,鼓励官兵做英勇战士,血战疆场,决不在侵略者面前苟延残喘,他号召:“宁可自杀,决不投降!”⒃并且,亲自带领旗兵与英国侵略军第十八团和四十九团进行殊死战。连侵略者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满兵作了一次最顽强的抵抗,他们寸土必争,因此,每一个城角和炮眼都是短兵相接而攻陷的。”⒄甚至在房子里也发生战斗。海龄率领守军奋勇抗战,坚守两日,打死打伤敌军,据侵略者自己统计共有一百六十八人⒅。最后,守军“拒绝投降和宽待”,全部壮烈牺牲,海龄自己自焚殉国,妻与孙同时死难。当时人赞扬海龄为“近日之矫矫者”,连侵略者也把顽强抵抗侵略的镇江守军称为“保家卫国而光荣牺牲”的“英勇战士”。

在全军牺牲的殊危条件下,英雄的青州兵仍坚持战斗,高呼打击侵略者,他们无愧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正当“东西北三城楼,俱被焚烧,贼乘势攀跻,……独青(州)兵奋勇格杀,至血积刀柄,滑不可握,犹大呼杀贼。呼未己,而贼之由十三门登者,已蜂拥蚁附而至,犹复短兵相接,腾掷巷战,击毙贼且数十百人。直至全军尽溃,力不能支,始夺门以出。”⒆他们的顽强抵抗侵略精神,受到当时镇江人民的崇高评价,他们说:“自军兴以来,调防兵多为民病,独青州兵与民相亲爱,民恃以无恐,故战死而民思之不置”⒇;并热情赞扬他们不屈不挠的顽强战斗精神,表现着中华民族“忠义之气之常存于天壤间”一。

镇江保卫战,是中英鸦片战争中的最后一次战役。英国侵略军投入这次战役的力量,比历次在中国战场所投入的力量大得多;而他们在这次战役中所遭受的损失,也比以往任何战役都惨重。镇江军民英勇抗英,在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史中写下了光辉一页,而且,震动了当时的欧洲。恩格斯曾经极其热情地赞扬镇江抗英英雄们的“勇敢和锐气”,歌颂他们“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并且,指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二

镇江被占领后,英军发挥其传统“海盗”的野蛮兽性,对镇江人民进行灭绝人性的报复和空前疯狂的掠劫、烧杀,把镇江洗劫一空,沦为废墟。当时镇江人民含着血泪曾对这群野蛮“海盗”进行强烈控诉。他们纷纷指出侵略者“毁城垣,焚衙署,纵黑鬼奸淫妇女,道路死伤枕藉。”三“妇女闻叩门,往往自戕,身殉者无算。奸民或导之,比户劫略,无家不破。”四“斫门劫略,乘势夺取,担荷不胜,车载以返。”五“西门桥至银山门,无日不火,市为之空,城乡皆被蹂”六,“火焰冲天烧不断”“各家铺户尽遭殃”“西门一带更凄凉,大厦高楼变火场,只见路途堆瓦砾,难分巷口在何方。”七就连侵略者自己也不得不招认:“只要是真实的回忆,就可觉得这颗心很难说是有人道的了。但即使是心肠最硬、资格最老,以杀人越货为生的人,看到这种悲惨景象也不能无动于衷的。”八侵略者之所以如此野蛮的血腥报复,如此空前疯狂的洗劫、烧杀,决不是偶然的。这完全是由其整个殖民掠夺政策的本质决定的。正如当时恩格斯所指出:“英军作战时自始至终采取了极端残酷的手段,这种手段是和引起这次战争的走私贪欲完全相符的。”九

镇江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没有祈求神天上帝,也不指望人间皇帝,他们把解除自己切身灾难的希望寄托在当时能够反映民族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民族英雄身上。当他们闻讯重新起用林则徐的时候,无不欢欣若狂,“人人举首欣相告”十。其实,已被道光帝革职查办的林则徐这时正在西戍途中,暂住西安调治病情。不过这个传言,却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镇江人民对近代中国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充满着无限怀念和敬慕之情,把他看作善于有效地领导组织当时中国人民进行反殖民斗争的真正“天兵”!

(黄保万)

①《鸦片战争》,神州国光社,第4册,第692页。

②③《鸦片战争》,神州国光社,第6册,第373页。

④⑤同上,第3册,第55页。

⑥《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中华书局,第3册,第1645页。

⑦《鸦片战争》,神州国光社,第3册,第53页。

⑧同上,第217页。

⑨同上,第75页。

⑩同上,第79页。

⑾《鸦片战争末期英军在长江下游的侵略罪行》,第94—95页。

⑿《鸦片战争》,第3册,第80页。

⒀《鸦片战争末期英军在长江下游的侵略罪行》,第206页。

⒁《鸦片战争》,第3册,第80—81页。

⒂同上,第105页。

⒃《鸦片战争末期英军在长江下游的侵略罪行》,第217页。

⒄《鸦片战争》,第5册,

3 高山族和汉族共同抗击帝国主义入侵

高山族是台湾最早居民的后代,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根据考古发现,距今二、三万年前,台湾就有原始人类在活动,三、四千年前中国大陆的新石器文化已传入台湾,台湾新石器时代的居民主要来睚中国大陆古越人的一支。说明在很早的古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已开发了台湾并逐步开展与中国大陆的密切联系。根据文献,公元230年,三国时代的吴国孙权曾派将军率领上万人到台湾,并带回千人到大陆,此时的高山族先民过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盛行男嫁女家的婚姻制度。高山族到七世纪初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开始农耕、畜牧,种植五谷,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结绳记事,不知历法,学拜山神、海神。十一世纪时,宋代正式在台湾设治,将澎湖隶属福建省晋江县。元代开始高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归属泉州路的同安县。到明代时,高山族除部分过着原始生活外,其农业、狩猎业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开始用铁镞,并与大陆沿海居民进行贸易活动。从十六世纪中叶之后,大量的汉族人民迁居台湾,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台湾西部沿海地区的高山族的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帮助高山族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开展贸易,设学校等,平地高山族开始进入封建社会。高山族人民在开发台湾的同时,还与汉族人民一道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早在1563年日本海盗(倭寇)侵入台湾基隆,高山族地区受到破坏。1593年日本封建统治者要高山族朝贡日本,高山族人民坚决拒绝。在1602年之后的二十多年里,日本海盗多次侵犯台湾,均遭汉族和高山族人民的抗击而败逃。

1642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对当地居民实行残暴的掠夺,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多次进行反荷武装起义,其中以郭怀一为首的起义斗争给荷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1661年,高山族和汉族人民积极支持郑成功,历经九个多月的艰苦战斗,打败了荷侵略者,收复了台湾,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直到1895年共212年。这期间高山族人民继续不断地抗击外国侵略者。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订立马关条约,日本强行霸占了台湾和澎湖列岛,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直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漫长的50年里,英勇不屈的高山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起进行顽强地斗争,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中1930年的雾社起义,显示了高山族的钢铁意志,300多人的武装起义队伍,在一小时之内把130多个日本侵略者全都歼灭。 1945年8月中国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台湾归中国版图,国民党政府在台湾设行政长官公署。1949年,国民党政府到台湾至今。

4回民支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冀中地区勤劳勇敢的回族人民迅速组织起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武装队伍。

1937年9月下旬,河北定州市回族青年的刘文正(陈村营村)、马永恩(号头庄村)、马国忠(杨家桥村)、白振武(唐家庄村)、白仲庆等,在中国共产党员肖秉钧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定州(原定县)、安国一带组织起了“回民抗日义勇军便衣队”和“回回铁血抗日救国队”,随后又吸收了冀中各地回族指战员组建了“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队伍主要以回族青年学生和青年农民组成,约350余人,在冀中平原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

1938年1月,马本斋在家乡献县东辛庄组建抗日武装----回民抗日义勇队。同年3月,以马仲三为队长的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在河间成立。同月,马本斋率部到河间与马仲三部合编,组建了“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约200人。马本斋被委任为队长,马仲三为副队长,刘文正为政治主任。

1938年6月,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与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在河间合编,成立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为总队长,刘文正为政治主任,马仲三为副总队长。总队分三个大队,有马永恩,马国忠等担任队长,马永彪、马进坡、马义、马凤舞、刘华林、白振武、马德等分别任各中队队长等职。8月,回民教导总队到河间县沙河桥镇整训。不久,冀中军区派丁铁石任回民教导队政治主任。

1939年7月,回民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队伍进行了艰苦的系统军事训练,指战员军事素质大为提高,成为冀中平原上的一支主力野战部队。

1942年7月,回民支队转战冀鲁后,中队长白振武带武工队返回冀中,继续坚持斗争。武工队活动在交河、献县、建国地区,以隐蔽的方式,发动群众扩大武装,打据点,攻岗楼,打击敌人。

1945年12月下旬,金民、马进坡率回民支队干部从陕北返回冀中。金民、马进坡及回民支干部到冀中第八军分区,以本斋大队为基础,组建冀中第八军分区回民支队,支队长马进坡,政委金民,副支队长白振武。

回民支队使用过的临时指挥部遗址

1944年春,文新县大队回民中队、肃宁县大队回民小队及四十二地区队的回族战士,合编为冀中第九军区回民大队。马志新任支队长兼政委。

1945年5月24日,回民支队参加了第一次胜芳保卫战,与敌激战7昼夜,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杀出了回民支队的军威。

1945年下半年,以定州大队回民中队为基础,将藁城、无极等县的回民武装合编成立了冀中第七军分区回民支队,支队长金清波。

1946年初,冀中第十军分区将安次、固安、永清等县县大队的回民武装抽调出来,全编为冀中第十军分区回民大队。大队长刘晓峰,教导员马宝臣。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以三十万大军围攻中原解放区。为了发扬冀中回族人民英勇顽强、敢于战斗的革命精神,保持回民支队这面光辉旗帜,重新成立冀中军区回民支队。7月,冀中第七、八、九、十军分区的回族武装,与从陕北返回冀中的八路军回民支队的部分干部战士,在大城县大尚屯合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凤舞任支队长,白振武任副支队长。

回民支队成立后,先后参加了第二次胜芳保卫战、青沧战役、子牙河东战斗和南减河等战斗,成为冀中平原上的一支主力部队。

1947年3月,8月16日,在子牙河东禅房战斗中,副支队长白振武英勇牺牲。回民支队和冀中军民在任丘县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1948年1月中旬,回民支队和冀中第十军分区七十五团、七十八团出击大清河北,连续攻克雄县、霸县、昝岗、牛驼、白沟等城镇,横扫大清河沿岸堡垒20多座。国民党河北保安部队王凤岗部在大清河苦心推行的"三角暗碉、点线封锁"战术彻底破产。5月,回民支队调到第九分区活动,参加了徐水县白塔铺伏击战和北常堡阻击战,消灭了大批敌人。10月下旬,国民党傅作义部袭扰石家庄,企图突袭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回民支队协同冀中第九军分区独立营,在民兵的配合下,担负保定至张登、温仁一线的阻击任务,用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形式,阻敌3天,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11月上旬开始,回民支队和冀中军区部队围攻保定市,22日敌人弃城北逃,保定市解放。回民支队进驻保定市,担任市内警戒任务。

1949年8月,河北省军区成立,回民支队改编为河北省军区独立警备二团,仍驻保定,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番号撤销。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编入六十八军开赴朝鲜战场。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全军出击租号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2145784@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租滴滴号多少钱

一、百度租滴滴号多少钱查询 租滴滴号多少钱百度关键词查询 编号 相关词 搜索量 相关结果 百度查询 优化价格 1 租滴滴号多少钱 44112 254.5万 百度租滴滴号多少钱 51.6元 2 租号把号封了要坐牢吗 51903 183